云南省蜂业资源丰富,具有悠久的养蜂历史。在江川县李家山出土的战国铜臂甲上,发现刻有一只蜜蜂形象图,根据《怒族简史》的记载,早在2400多年前,云南的先民就开始用圆木凿制蜂桶饲养蜜蜂,利用蜂蜜和蜂蜡等蜂产品。
养蜂历史悠久
适合植物生长的天气
鲜花花期长
蜂蜜种类多
国家计委认定繁殖基地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云南省蜂业发生了很大变化。1950年全省蜂蜜收购量仅为4.5吨。1955年在罗平、昆明、楚雄、昭通、红河等地开始推广中华蜂活框饲养技术。1960年引进了大批西方蜜蜂。到六十年代中期,全省蜂群发展到77万群,1966年全省收购蜂蜜达到1823吨。1974年春季,由于中锋嚢状幼虫病爆发,仅剩下约15万群蜂。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和生产者的积极防治及精心选育,剩下的蜂群增强了抗病力。1978年蜂群恢复发展到56万群,蜂蜜收购量达到3698吨,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。80年代初期,蜂群发展到80余万群,1990年达到87.6万群(其中西方蜜蜂约5万群)。年产蜂蜜4769吨,蜂花粉30-50吨,蜂王浆5-10吨。
云南无明显的四季之分,但干湿季很明显。10月至翌年5月为干旱季节,雨量少,气候变化大。因此,云南植物花开期总的规律是:春、夏蜜源随纬度北移,海拔增高而推迟;秋冬蜜源则随纬度北移,海拔增高而提前。
云南蜜蜂种类繁多,资源丰富。其中位于滇东的罗平,地处滇、桂、黔交界区。全县有油菜0.80万公顷,以及大面积的苕子,野坝子、油菜等蜜源,而且这些农作物也不喷施农药。罗平早春气候湿润,蜂群繁殖快,他吸引着各省的蜂场前来繁蜂和采蜜。每年都会有近4万多群蜂来罗平进行春繁,依着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后来云岭蜂业在县内首家建立了生产、加工、销售的配套服务体系;年产蜂蜜量300-500吨,蜂花粉1.5吨,蜂王浆2吨。。1988年罗平还被国家计委认定为蜜蜂的繁殖基地,由国家、省、地、县四级投资建设。